●心者貌之根,审心而善恶自见;行者心之发,观行而祸福可知。( 陈希夷)
●知我者,谓我心忧。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(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)
●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 地势坤, 君子以厚德载物。(《周易·乾》)
●以汤止沸,沸愈不止,去其火则止矣。 (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)
●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辩之,笃行之。(《中庸》)
●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 (《孙子兵法·九地》)
●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 (《国语·周语上》)
●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(《管子》)
●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,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(《大学》)
●先王之法,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 (淮南子·《主术训》)
●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 (《晏子·春秋》)
●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(汉乐府《长歌行》)
●得人者兴,失人者崩。 (汉《逸诗句风雅逸篇四》)
●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,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 (《李斯·谏逐客书》)
●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 (屈原《离骚》)
●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 (宋玉《对楚王问》)
●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,孰与味行乎。(汉·刘向《说苑》)
●德不优者,不能怀远;才不大者,不能博见。(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别通篇》)
●士无常君,国无定臣,得士者富,失士者贫。 (汉·杨雄《解嘲》)
●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。 (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)
●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(唐·韩愈《马说》)
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,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。(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)
●人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见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。〔李世民(引自《资治通鉴》)〕
●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;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(唐·王勃《腾王阁序》)
●罄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毒难尽。(唐·祖君彦《为李密檄洛州文》)
●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 (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)
●鉴前世之兴衰,考当今之得失。 (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)
●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。 ( 宋神宗评资治通鉴语)
●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 (宋·宋真宗《励学篇》)
●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 (宋·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)
●祸患常积于忽微,智勇多困于所溺。 (宋·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)
●器大者声必闳,志高者意必远(宋·范开)
●将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物与我皆无尽也。(宋·苏轼《赤壁赋》)
●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(宋·苏轼)
●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材,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。(宋·苏轼)
●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(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)
●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(宋·范仲淹《严先生祠堂记》)
●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!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(明·文嘉《明日歌》)
●自古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 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(清·陈澹然《寤言二迁都建藩议》)
●盖天下之治乱,不在一姓之兴亡,而在万民之忧乐。 (清·黄宗羲《原臣》)
●目所不见,非无色也;耳所不闻,非无声也。(清·王夫之《思问录内篇》)
●冰出于水,而寒于水;云出其山,复雨其山。(清·梁同书)
●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(林则徐)
●境遇休怨我不如人,不如我者尚众;学问休言我胜于人,胜于我者还多。(清·李惺《西沤外集·药言剩稿》)
●唯宽可以容人,唯厚可以载物。(薜渲)
●不责人小过,不发人阴私,不念人旧恶——三者可以养德,也可以远害。(洪应明)
●白鹭立雪,愚人看鹭,聪者观雪,智者见白。(林清玄)
●多见者博,多闻者智,拒谏者塞,专己者孤。(桓宽《盐铁论·制议》)
●上邪下难正,众枉不可矫。 (何承天《上邪篇》)
●水至清,则无鱼;人至察,则无徒。 冕而前旒,所以蔽明;黈纩充耳,所以塞聪。明有所不见,聪有所不闻,举大德,赦小过,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。
●务下学而上达,毋舍近而求远。
●片言九鼎,一公百服。
●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,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,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。(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)
●恩宜自淡而浓,先浓后淡者,人忘其患;威宜自严而宽,先宽后严者,人怨其酷。
●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喜;富而无骄易,贫而无怨难。
●择善勿过高,当思其可从;攻恶勿太严,要使其可受。
●天欲祸人,必先与微福骄之, 所以福来不必喜,要看会受;天欲福人,必先与微祸儆之,所以祸来不必忧,要看会救。
●舞弊者得利,效仿者纷至;舞弊者受罚,接踵者敛(绝)迹。
●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灭身,小人以小善为无益,而弗为也,以小恶为无伤,而弗去也,故恶积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
●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
●人为善,福虽未至祸已远兮;人为恶,祸虽未至福已远兮。
